微信6.0打開的小視頻時代:是在拯救微視
來源:站長新聞AiWeTalk的空間 2014-10-09
不出意外,和當初更新5.0版本之后掀起的“全民打飛機”盛況一樣,6.0版本的微信將在未來國慶7天時間內,掀起一波曬視頻的熱潮。對于小視頻新功能特性,微信的描述是,可以在聊天或朋友圈拍攝一段小視頻,讓朋友們看見你眼前的世界,可以讓聊天更具有趣味性。
不過,我更感興趣的是,進入微信主題頁面,浮現眼前的那張宣傳海報。在一個荒無人煙的沙漠上,放著一臺電視機,上邊寫著大大地四個字“視頻時代”。
如果稍加琢磨的話,這里頭蘊含的意義可不一般,試想,你處在一個沙漠中,一望無際,四周都是單調乏味的沙塵,而擺在眼前的電視機卻可以為你打開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,6.0版本的微信正是要給你這樣一個多姿多彩的視覺世界。
只是習慣了文字+圖片聊天分享的我們,能很快融入視頻化的社交生活方式當中么?
一、從即時通訊到場景社交
相比文字和圖片,用戶對于視頻的閱讀偏好是天然的,如果拋除網絡、wifi、流量等基礎門檻的話。這些年,移動、聯通、電信各大運營商都在加大力度鋪設3G、4G網絡,wifi場景的覆蓋面也已普及,整體趨勢是網速越來越快,資費越來越低,人們從茫茫文字和圖片堆砌的信息海洋中,選擇視頻來分享傳播也一定是大勢所趨。
但問題是,視頻社交更強調真實透明、立體感知,這和傳統文字、圖片社交習慣馬甲化、美化的方式是大有悖逆的。過去,QQ、微信、短信等軟件都是即時通訊工具,用戶與用戶之間傳遞的只是信息,這種信息可以是編造的、偽裝的、美化后的,但視頻成為一種信息載體之后,傳遞的則是一種場景。用戶希望能夠看到網絡的另一頭有一個更真實、更直觀的場景,有她,有她所說的話,還有她正在做的事,真正實現所想即所見,所見即所得。
一個客觀的事實是,我們的社交文化一向是內斂、含蓄型的,更適合隔著一層紗布的圖文社交,所以,即使網絡、wifi等基礎信息通道鋪設好之后,要想讓用戶接受即時的場景社交,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培養(yǎng)。我們注意到,6.0微信小視頻的功能極度簡單,按理說,它完全能夠做到微視、美拍設計、美化等加工的功能一并代入的,但微信選擇了“按住拍”的極簡的操作方式,正是為了讓用戶以極小的負擔,更大頻率地使用視頻交互,把視頻嵌入用戶的聊天場景當中。和微信打飛機只是個小游戲一樣,小視頻也只是個小功能,但小小工具背后卻是微信從社交屬性上的一次大跨越。
二、助力短視頻社區(qū)的崛起
針對微信推出的小視頻功能,網傳的聲音都一致認為,這會對美拍、秒拍甚至騰訊自家兄弟微視帶來毀滅性的打擊。事實上并非打擊,而是助力。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(fā)現,微信小視頻功能發(fā)力的重點在于社交屬性,目的是嵌入用戶點對點的聊天場景中,朋友圈的分享也是基于好友關系的。微信做視頻是為了更好地方便用戶交互,包括為什么會是6秒,就是考慮到視頻接收方的流量和播放心理壓力,另外在朋友圈中的視頻不能分享轉發(fā)也是出于此種考慮。
相比之下,微視、美拍等短視頻從一開始定位就是做視頻分享社區(qū),社區(qū)注重的是高質量UGC內容的產出和最大范圍的傳播和分享,從宣傳策略上就能看出,微視、美拍等短視頻社區(qū)吸引名人、達人入駐,用他們制造稀缺性內容來吸引普通用戶使用,有了大量的內容沉淀之后,再通過個性化訂閱,興趣標簽的篩選等功能,讓用戶把查看視頻、上傳視頻、分享視頻等形成一種生活習慣,就像視頻版的微博一樣,所有短視頻社區(qū)軟件都是以媒體思維在驅動,跟微信小視頻的發(fā)展邏輯截然不同。
反而,短視頻社區(qū)在發(fā)展初期不溫不火,就像扶不起的阿斗一樣,即使大家都知道明天它一定是高攀不起的,但今天還會不自覺對它愛搭不理。原因是綜合各方面因素的,流量、資費、文化等都會有所牽連,但我覺然最大的問題還是在于使用習慣和用戶普及率。
有個現象,喜歡追星的,喜歡自拍的人會很樂于在短視頻社區(qū)里分享傳播,但大部分不感興趣的人壓根就不會下載,縱使你把蒼井空邀請過來做宣傳,也收效甚微。
當務之急,是要讓更大批量的用戶學會使用短視頻,并習慣用視頻的方式分享生活,傳播興趣。
微信小視頻的出現,可以讓三四億活躍用戶都能夠接觸到視頻分享,在使用過程中培養(yǎng)出使用習慣,其中自然會分化出一大批對視頻分享感興趣的用戶,有了這批用戶的導入,微視才能一改頹靡的狀態(tài),一舉翻身。
三、視頻時代真的到來了嗎?
我曾經在一篇文章中用一個有趣的比喻來形容,國內短視頻和國外短視頻的差別,當國外Vine、Instagram、MixBit已經形成三國鼎立局面的時候,在國內,微視、秒拍、玩拍、趣拍、微拍、微錄客、微可拍等還處在諸侯并起,群雄逐鹿的戰(zhàn)國年代,這種“時代文明”的差距讓沉浸在約炮樂趣當中的網絡屌絲們,瞬間幸福感全無。
這里邊就暴露出一個問題,靠限制視頻長度,分享生活趣聞的國外模式做短視頻社區(qū)行的通么?
文化的落差,習慣的養(yǎng)成都會讓這些一切美好的想象產生時間上的滯后。
短視頻本質上是對生活方式的分享,是一種把自己有趣生活場景、情緒、內容傳遞給別人的一種媒介,但您若打開美拍、微視這些短視頻平臺,會看到大量美女自拍,營銷廣告等功利性、噱頭性甚至和情色沾邊的內容,整個內容生態(tài)是無序的,這讓視頻這一原本傳遞信息極佳的載體變得不堪重負,甚至處處存在雷區(qū)。這是一個文化命題,正像馬伯庸先生所說那樣我們試著跟著陽春白雪的調子高唱,腦子里想的卻總是陽春面和白雪公主。如何解決,文化角度交給歷史文明自個去演化吧,從科技的角度來看,做相對封閉性的C2C的視頻社交是最佳的,讓C端產出的視頻只通過熟人關系做有限傳播,一來能限制趨利者對平臺的擾亂,二來能帶動真正的視頻興趣社交起來。微信的小視頻滿足了這樣的產品特性,微信一開始并沒有開放前置攝像頭自拍的功能,正是出于此種考慮吧,而微視等產品應該說是超前了,需要經歷小視頻的鋪墊和探索,懲戒和救贖。
視頻時代真的到來了么?真不好回答這個問題,可以肯定的是,未來視頻分享會像文字、圖片一樣成為主流,我們的社交環(huán)境也會從一次次靜態(tài)的連接向一片動態(tài)、真實的場景過渡。
文章編輯: AiWeTalk網頁客服(yunzongxian.cn)
我的評論
登錄賬號: | 密碼: | 快速注冊 | 找回密碼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