評論:互聯網巨頭還須靜思未來儲備
來源:站長新聞AiWeTalk的空間 2014-04-16
原標題:互聯網巨頭還須靜思未來儲備
今年新年伊始,阿里巴巴和騰訊連假期都沒時間享受,就在支付、即時通信、O2O領域打得熱鬧。轉眼間,喜歡喧囂的人們已經做好了把相對安靜的百度踢出“三巨頭”名單的準備,“兩極化”言論開始出現。
準備補位者也大有人在。比如,周鴻祎就調侃道,“BAT”要改成“ATM”,至于他心里是不是想的“3ATM”,就沒人知曉了。
過去幾年間,中國的互聯網企業(yè)在無數戰(zhàn)場上短兵相接。手機、支付、電商、即時通信、視頻、在線旅游服務、在線教育、社交、地圖、本地生活服務……好像每個企業(yè)在每個細分市場都要布局,布局不全就離死不遠一樣。
這科學嗎?
騰訊投資關鍵詞的轉變或可為其做一個注腳。今年,騰訊的關鍵詞從“收購”變成了“入股”。大眾點評、京東,騰訊都沒有追求控制權,甚至還出現了將自己的相關資產逆向注入到入股企業(yè)中的狀況。
這起碼證明了一點:全產業(yè)鏈布局固然看起來很美,但合適的產業(yè)分工在互聯網領域依然有其價值。
反觀國外巨頭的大手筆收購,雖然在未來儲備方面難免遭遇摩擦,但收購的重點,并沒有入侵別人的領域,而還是在發(fā)揮自己的特長方面。
Facebook收購WhatsAPP就是一例。Facebook將大把美元投在了自身擅長的社交領域;Google也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將Android植入更多不同類型的設備上;而蘋果則不斷加強自己的硬件產業(yè)鏈控制。
反觀“BAT”,各自的優(yōu)勢也非常明顯。阿里有最廣泛的商戶、物流、支付基礎;騰訊有基于QQ和微信的信息推送能力優(yōu)勢;而百度依然是信息的最重要獲取手段。
一個簡單的例子:你可能會因為微信朋友圈聽說一種新穎的小玩意兒;當你想知道它的細節(jié)時,還是要到百度上去搜索;最終,你可能只有在淘寶上才能買到這件少見的東西。
也即是說,用戶在微信和QQ上,是被動獲取信息;在百度上,是主動獲取特定信息;而在淘寶上,廣泛的商戶保證了交付的可能。
這就意味著,微信和QQ的推送特性,使其在游戲等需要交流和人際傳播的領域有得天獨厚的優(yōu)勢;百度更適合發(fā)展內容平臺,閱讀、視頻和教育方面很容易獲得突破;而淘寶只要能持續(xù)保持自己“商品最全”,其地位很難被撼動。
這就涉及到另一個問題:在隨時有可能越界的時候,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長,侵入別人地盤,還是把自家籬笆豎得更高?
兩種做法,難言高下。筆者也無法妄下評語。不過,“來往”和“菜鳥”方面,似乎“菜鳥”對阿里來說,錢花得更值得;入股大眾點評和京東,合作而非控制,似乎比騰訊自營電商業(yè)務效果更好;而百度音樂、百度文學的成長速度,似乎也要超過其“微購”和購物業(yè)務。
未來,BAT以及更多巨頭,是繼續(xù)在每個領域全面開戰(zhàn),還是劃江而治、互通有無?還需靜心琢磨。
文章編輯: AiWeTalk網頁客服(yunzongxian.cn)
我的評論